为了应付镇里的破事,各种史册早都翻烂。从那字里行间,罗绍威除了看出四个字,“孤家寡人”,什么有用的办法也找不到。是真的找不到。不,应该说,这种局面,似乎是无解的,至少史籍里他找不到成功翻身的案例。
一个都没有。
孤家寡人你,是真正的孤家寡人。
放眼望去,镇中没有一个将帅可信,那些谋士,嘿,不提也罢。
没有前例,没有前例。
站立良久,罗大帅颓丧地坐回案几前,提笔数语写了封贺信装好,拉动手边一个绳环,片刻家仆敲门。罗绍威道:“唤大郎来。”
不一时,进来个十三四岁的少年,生得唇红齿白好生俊俏,与罗绍威少时有七八分相似,正是他的大儿。“大郎。”目光落在儿子身上,罗大帅语调平静地说,“梁王已回汴,备份礼,代为父走一趟汴州,祝你外舅进爵。去罢。”将刚刚封好的书信交到儿子手里,挥挥手让他去了。
……
幽州。
收到郑守义报告,辽王李圣正在安排卢龙军赶赴柳城事宜,李三郎再三来信,敦促派兵出塞。可是说实话,李圣并不觉得营州能出什么篓子,哪怕真如三郎所言契丹来犯,最多掳些牛羊,损失在所难免,但是几个城肯定是打不破。况且,有豹骑军、靖塞军在,牛羊只怕都抢不走几只。李圣心里,对自己的威望还是有些自信的,秃头蛮在扶余消停许久,自己没再拿他开刀就该谢天谢地了,这帮狼崽子是疯了么,来捋虎须。
相比而言,他还是对南边的朱三比较揪心。原想着淄青这么积极地要闹,好歹可以顶个几年,可惜王师范实在是不靠谱,十面埋伏?我天!就这么个蠢货,辽王感觉他的死期不远了。淄青倒下了,就该轮到他李大郎了,甚至于朱三直接先来弄他也说不定。所以,在卢龙军的调动上他有点犹豫,哪怕卢龙军新兵多,但多是幽州子弟,守个城总可以吧,也能让别的队伍解脱出来,到外线作战。
忽闻魏博打算换帅,来寻求卢龙支持,这有点意外之喜。若魏博这帮杀才能插一杠子,想必够朱三喝一壶了,好歹比平卢军强点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