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咱们聊聊足太阳膀胱经的气化特点。足太阳经内属膀胱,在精明到至阴的缝隙中运行,经过足太阳经别加强对膀胱、肾的调节。膀胱这个家伙,又叫净腑、水府、玉海、脬、尿胞,它在下腹部,在脏腑里处在最下面的位置。
影响足太阳经气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。一方面,如果膀胱藏津液的功能出了问题,那就会出现像癃闭、肿胀、尿频、遗溺这些病症。另一方面,如果足太阳经在它自己经络循行的路径上,经气运行出现了障碍,那就会发作一些筋病,比如项、背、腰、尻、腘腨、脚都会痛,还会出现足太阳经络异常,集中在委中、飞扬、申脉、金门、京骨这些地方出现结落或者结块。
那足太阳经气化的主要功能都有啥呢?
第一个功能是贮存尿液。在人体津液代谢的过程中,水液通过肺、脾、肾三脏的作用,散布到全身,发挥濡润身体的作用。水液被人体利用之后剩下的“津液之余”,就会下到肾里。经过肾的气化作用,把清的和浊的分开,清的又回到身体里,浊的就输送到膀胱,变成尿液。所以就像《诸病源候论.膀胱病候》说的:“津液之余者,入胞脬则为小便”,“小便者,水液之余也。”这就说明尿是津液变化来的。小便和津液常常会互相影响,如果津液不够,那小便就会少;反过来,小便太多也会让津液丢失。
第二个功能是排泄小便。尿液存到膀胱里,等存到一定量的时候,通过肾的气化作用,让膀胱适当的开合,这样尿液就能及时从尿道排出去啦。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,可都得靠肾的固摄和气化功能。就像《笔花医镜》里说的:“肾气足则化,肾气不足则不化,入气不化,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。出气不化,则闭塞下焦而为隆肿。小便之利,膀胱主之,实肾气主之也。”所以啊,膀胱要是出了问题,多数都和肾有关系,临床上治疗小便不正常,常常都从肾来治疗。
第三个功能是藏津液,化气固表。这里说的津液可不是尿液,而是有营养作用的水液。在津液变成尿液之前,也是属于膀胱经气化范围的,津液经过膀胱的气化,里面有用的物质就能升发出来,去濡养脏腑。膀胱的气化功能和命门火也有关系,而命门火又和元气有关系,津液在这里经过命门火的温暖,分成清和浊两部分,清的通过三焦的通道往上升,变成对人体有用的营血和卫气,参与人体的大循环;浊的就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去。卫气能温暖肌肉、保护体表,抵御外面的邪气,是咱们身体免疫、抵抗病邪的重要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