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文化启蒙了西方,亦必将引领世界重归大道。
华夏文化启蒙了西方,然而西方人却发起了对华夏进行灭史、灭文的洗脑战争。
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有着本质上的差异,华夏属于自立型文明,而西方属于寄生型文明。
华夏历来为农耕文明,农耕文明崇尚自食其力,如 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”,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。
西方主流则是狩猎游牧文明,推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。对西方人而言,海盗并非罪过,而是浪漫与传奇。
狩猎游牧文明属于寄生型文明,不抢夺便无法度过危机,这是他们的生存法则,进而演变成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逻辑。
欧美既未产生过 “经世济民” 的思想,更无 “天下为公” 的理念,无论是打仗还是征税,皆为一己私利。
从 “帝国” 这一概念即可看出西方文明的性质。在西方文化语境中,“帝国” 一词深受罗马帝国的影响。自中世纪晚期以来,欧洲人常将类似罗马帝国那般疆域辽阔的大国称为帝国。
早期来到华夏的西方传教士习惯性地将当时的中原王朝也称作帝国。但实际上,领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寡并非区分一个国家是否为帝国的关键。
在西方历史语境中,帝国实际上是指通过陆地或海上扩张,建立起中心与边缘的区分,并通过掠夺边缘地区来弥补中心地区的统治模式。
华夏古代的中原王朝虽也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,但中原王朝并非依靠掠夺边缘地区生存。相反,为了边疆稳定,中原王朝还经常用中心地区征收的财富补贴边缘地区。
可以说,从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来看,华夏古代王朝与西方帝国的统治逻辑截然相反。因此,用西方语境下的 “帝国” 一词来描述古代中原王朝是极大的误解。
在古代华夏,中原指的是东亚大陆土地最肥沃、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核心耕种区,也是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。边缘地区的政权则被称为 “夷狄”。
对于夷狄来说,其最高理想便是入主中原,争夺这片大陆上的生产力中心。当一个政权成功占据中心地区后,其治理逻辑便会从进攻转向防守。